90后小伙改造自家老宅建成养老院 服务人数超一万

2021-04-23 08:50:40    来源:北京晚报    

窗明几净的养老驿站里,90后密云小伙宗喜正陪着老人聊天。两年前,因看中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前景和政策大力支持,他放弃了市区的工作,改造自家老宅建成河南寨村幸福晚年驿站,如今他的驿站已服务周边村民超过1.1万人次。

早上9点,阳光洒进干净整洁的庭院,透过大大的玻璃窗,照得每间屋子暖意洋洋。图书室里,86岁的徐广文正在挥毫泼墨练书法,院里的老人聚在一起下象棋,走廊上的老奶奶们念叨着家长里短。“我住在这儿两年了,一屋住俩人,屋里有电视、空调,经常组织活动,每礼拜都有肉饼、炖肉和饺子,住得挺舒心的。”徐彩华提起宗喜忍不住连连称赞,“年轻人回来,我们都特别高兴。”

午饭过后,宗喜动作麻利地打扫着院子,略显瘦弱的身体洋溢着蓬勃的朝气。忙碌间,他与记者聊起了自己的经历。宗喜本就是密云河南寨村人,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位于朝阳区的传媒公司工作。2018年春节,热气腾腾的饭桌上,村支书的一席话让他陷入沉思。“咱村独居老人多,有的饭都吃不上,一天三顿挂面条。镇里正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,支持政策挺多,你考虑考虑。”

开办养老驿站,市、区两级政府及民政部门提供建设改造补贴、运营扶持等多重资金支持,前景也挺好,又是开在家门口,照顾家人方便,回村的决定很快落定。

2019年3月,宗喜用自家闲置的房屋改建的村级养老服务中心——河南寨村幸福晚年驿站开业了。1000方米的大院里,有床位22张,还可以提供日间照料、呼叫服务、助餐服务、健康指导、文化娱乐、精神关怀等拓展服务项目,站内还设有活动室、棋牌室、图书室、医务室等。驿站定期组织老人开展书法、阅读、文艺演出、趣味运动等活动。

开业当天,拎包入住的老人有4位,徐彩华正是其中之一。“孩子们都在市里生活,常就我一个人在家,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,自从来了这,吃得好睡得好,又有老姐们儿一起说说笑笑,宗喜还经常请大夫来给我们义诊,比家里强多了。”徐彩华对这里的生活非常满意。宗喜的老年驿站设施齐全、冬暖夏凉,村里的老人总爱到这里聚会,俨然成了村里的老年活动中心。去年,为了防范疫情传播,驿站实行封闭式管理,宗喜还特意给大家打开了群视频唠唠家常,热闹依旧。

不向往大城市的车水马龙,反而回到了家乡干起养老行业,宗喜笑说:“一点儿没后悔,村里的生活也一样充实精彩。”苦心经营两年的幸福晚年驿站,如今满载着老人们的幸福。今年,宗喜还打算给驿站再添一处康复室,增设康复器械,请医护人员进村为生病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村民进行指导。

回村创业的年轻人可不只宗喜一人。2019年,80后夏小海回村翻建新式大棚种植草莓,如今已创立远知名的“莓心居”;本是体育老师的杨秋辞职回村,专心做起农产品电商,如今年销售额超千万元,他们团队里还有10多个80后。眼见越来越多的同龄人回到家乡创业,宗喜对未来充满期待。

记者手记

乡村振兴,青年大有可为

乡村振兴,核心在人,重点在青年。能否吸引更多像宗喜这样的有志青年加入到这个伟大的事业中,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败。而在政策机制上铺道路,让更多年轻人看到返乡创业的奔头和甜头,更是乡村振兴之必须。

在北京,“大京郊小城区”的地理特征,决定了乡村振兴必须走“大城市带动大京郊、大京郊服务大城市”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。而在外面闯荡过、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正是城乡融合最具活力的载体:一方面,他们把城市好的经营模式、经营理念、优质项目、优质资源等带回农村;另一方面,通过辛勤创业,可以把符合城里人“口味”、消费方式的产品和服务输入到城市,实现城乡互通的良循环。

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全面奏响,更多优质资源、优惠政策将向乡村倾斜,广袤农村必将成为广大青年施展拳脚、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。生机蓬勃的青年力量,也必将成为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。我们盼望着更多宗喜的出现。

关键词: 居家
[责任编辑:h001]

资讯播报

联系我们:52 78 229 @qq.com

版权所有 重播新闻网 www.zhongboxinwen.com 豫ICP备17019456号-13